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設備安全法》《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的規定,現將2017年全國特種設備安全狀況通報如下。
一、特種設備基本情況
(一)特種設備登記數量情況。
截至2017年底,全國特種設備總量達1296.52萬臺,比2016年底上升8.31%。其中:鍋爐44.56萬臺、壓力容器381.96萬臺、電梯562.7萬臺、起重機械223.75萬臺、客運索道1020條、大型游樂設施2.42萬臺(套)、場(廠)內機動車輛81.01萬臺。另有:氣瓶14265萬只、壓力管道45.09萬公里。
圖一:2017年特種設備數量分類比例圖
(二)特種設備生產和作業人員情況。
截至2017年底,全國共有特種設備生產(含設計、制造、安裝、改造、修理、氣體充裝)單位72960家,持有許可證73846張,其中:設計單位3664家,制造單位18223家,安裝改造修理單位26621家,移動式壓力容器及氣瓶充裝單位24452家。
圖二:2017年特種設備生產單位數量分布圖
截至2017年底,全國特種設備作業人員持證1145.36萬張。
(三)特種設備安全監察和檢驗檢測情況。
截至2017年底,全國共設置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機構3206個,其中國家級1個、省級34個、市級477個、縣級2370個、區縣派出機構324個。全國特種設備安全監察人員共計58339人。
截至2017年底,全國共有特種設備綜合性檢驗機構481個,其中系統內檢驗機構289個,行業檢驗機構和企業自檢機構192個。另有:型式試驗機構42個,無損檢測機構487個,氣瓶檢驗機構1951個,安全閥校驗機構519個,房屋建筑工地和市政工程工地起重機械檢驗機構263個。
2017年,全國各級特種設備安全監管部門開展特種設備執法監督檢查170.34萬人次,發出安全監察指令書13.56萬份。特種設備檢驗機構對121.14萬臺特種設備及部件的制造過程進行了監督檢驗,發現并督促企業處理質量安全問題2.56萬個;對146.11萬臺特種設備安裝、改造、修理過程進行了監督檢驗,發現并督促企業處理質量安全問題44.72萬個;對693.25萬臺在用特種設備進行了定期檢驗,發現并督促使用單位處理質量安全問題161.12萬個。
二、特種設備安全狀況
(一)事故總體情況。
2017年,全國發生特種設備事故和相關事故238起,死亡251人,受傷145人,與2016年相比,事故起數增加5起、增幅2.15%,死亡人數減少18人、降幅6.69%,受傷人數增加5人、增幅3.57%;2017年特種設備萬臺死亡率0.30,同比下降9.09%;全年未發生重特大事故,特種設備安全形勢總體平穩。
圖三:2011-2017年萬臺設備死亡率曲線圖
(二)事故特點。
按設備類別劃分,鍋爐事故11起,壓力容器事故11起,氣瓶事故7起,壓力管道事故4起,電梯事故56起,起重機械事故93起,場(廠)內機動車輛事故52起,客運索道事故1起,大型游樂設施事故3起。其中,電梯、起重機械和場(廠)內機動車輛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所占比重較大,事故起數分別占23.53%、39.08%、21.85%,死亡人數分別占16.33%、47.41%、19.12%。
按發生環節劃分,發生在使用環節187起,占78.57%;維修檢修環節29起,占12.18%;安裝拆卸環節17起,占7.14%;充裝運輸環節4起,占1.68%;制造環節1起,占0.42%。
按涉事行業劃分,發生在制造業53起,占22.27%;發生在建設工地和建筑業59起,占24.79%;發生在社會及公共服務業80起,占33.61%;發生在冶金石化業21起,占8.82%;發生在交通運輸與物流業6起,占2.52%;其他行業和領域19起,占7.98%。
按損壞形式劃分,承壓類設備(鍋爐、壓力容器、氣瓶、壓力管道)事故的主要特征是爆炸、泄漏著火等;機電類設備(起重機械、電梯、大型游樂設施、場(廠)內專用機動車輛)事故的主要特征是倒塌、墜落、撞擊和剪切等。
(三)事故原因。
根據已經調查結案并上報的事故調查報告,事故原因主要包括:
1. 鍋爐事故。違章作業或操作不當原因3起,設備缺陷和安全附件失效原因3起。
2. 壓力容器事故。違章作業或操作不當原因1起,設備缺陷和安全附件失效原因4起,其它次生原因1起。
3. 氣瓶事故。違章作業或操作不當原因3起,設備缺陷和安全附件失效原因1起,非法經營原因1起,其它次生原因1起。
4. 壓力管道事故。設備缺陷和安全附件失效原因1起,安全管理不到位原因1起,其它次生原因1起。
5. 電梯事故。違章作業或操作不當原因28起,設備缺陷和安全附件失效或保護裝置失靈等原因7起,應急救援(自救)不當原因7起,安全管理、維護保養不到位原因5起,兒童監護缺失及乘客自身原因1起。
6. 起重機械事故。違章作業或操作不當原因21起,設備缺陷和安全附件失效或保護裝置失靈等原因3起,安全管理、維護保養不到位原因3起。
7. 場(廠)內專用機動車輛事故。無證駕駛、違章作業或操作不當原因46起。
8. 客運索道事故。安全管理不到位原因1起。
9. 大型游樂設施事故。操作不當原因1起,其它次生原因1起。
三、2017年特種設備安全監察與節能主要工作情況
(一)隱患排查治理成效顯著。
鞏固電梯會戰、攻堅成果,深入開展電梯隱患整治“回頭看”,共新發現問題電梯3.9萬臺,完成整改3.7萬臺,整改完成率94.9%,其他隱患正有序推進整改。全面推進大型游樂設施、客運索道隱患整治,由總局統一部署,檢驗機構和行業協會共同成立隱患排查治理協調小組,明確排查整治重點,督促企業落實安全主體責任。持續推動油氣管道法定檢驗,法定檢驗覆蓋率超過90%。2017年,全國共組織開展現場監督檢查23.7萬次,檢查設備153.85萬臺套,發現隱患20.01萬處、完成隱患治理19.19萬處,有力保障了特種設備安全。
(二)推進改革創新持續深化。
將鑒定評審和檢驗檢測人員考試轉為技術性服務,協調將相關經費納入部門預算,降低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啟動制訂《特種設備生產許可規則》,進一步整合精簡特種設備生產許可項目和作業人員資格項目,簡化許可程序,不斷優化特種設備準入模式。配合完成對中國特檢院組建特檢集團方案的論證。推動寧波、南京電梯監管綜合改革試點,進一步發揮市場激勵約束作用,為各地總結提煉可復制、可推廣的成功經驗。報請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加強電梯質量安全工作的意見》,在強化安全監管的同時,重點提出促進產業發展、提升質量水平、創新管理模式等內容,進一步強化電梯質量安全工作,保障人民群眾乘用安全和出行便利。
(三)服務保障民生作用凸顯。
圓滿完成“一帶一路”高峰論壇、“廈門會晤”、第十三屆全國運動會、廣州《財富》全球論壇等重大活動特種設備服務安全保障。舉全系統之力,以最高標準、最嚴要求、下最大氣力保障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北京市“核心區”特種設備零故障、“外圍區”零事故,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等周邊省市未發生特種設備較大事故,全國其他各地未發生特種設備重特大事故及重大影響事件。繼續推進燃煤鍋爐節能減排攻堅戰,與相關部門研究強化鍋爐節能環保監管措施,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鍋爐節能環保水平顯著提高。聯合河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長垣縣人民政府開展產業聚集區起重機械質量提升活動,促進區域質量提升。繼續推動“96333”等電梯應急處置平臺建設,覆蓋城市已經達到176個,應急處置能力持續提高。組織開展既有住宅加裝電梯前期論證和調研工作,解決多層住宅居民出行難題,著力保障民生。
(四)基層基礎建設有力夯實。
完善法規標準,條例、規章和安全技術規范等制修訂工作穩步推進。加強風險防控和應急能力建設,舉辦大型游樂設施、客運索道應急處置綜合演練。完成特種設備信息化總體建設方案,在全國推廣應用移動式壓力容器公共服務信息追溯平臺。指導中特促進會出版并免費提供《特種設備安全監察ABC》培訓視頻,進一步加大人員培訓力度。開展援青援疆援藏特種設備檢驗大會戰,有效解決特種設備安全工作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開展“非常游學團——了不起的‘特種兵’”等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宣傳活動,形成社會共治的安全氛圍。
四、2018年特種設備安全監察與節能監管工作重點
(一)狠抓特種設備質量提升,以質量促安全。
1. 宣傳貫徹《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電梯質量安全工作的意見》。牽頭制定學習宣傳和貫徹落實的總體方案,協調相關部門制定工作計劃,貫徹落實職責分工。各地迅速組織學習,開展專題宣貫,結合質量提升行動,制定貫徹落實的具體實施方案,細化分解任務,明確責任分工;及時向當地黨委、政府匯報,推動地方政府加強組織領導,落實組織機構和經費保障,建立健全工作機制,形成工作合力。
2. 提升設備本質安全水平。以壓力容器、電梯等設備為重點,狠抓規范標準引領,綜合運用行政許可、檢驗檢測、監督檢查、科技攻關等手段,充分發揮企業、技術機構等相關方作用,推動設備制造質量、維保質量等全面提升。
3. 促進檢驗檢測服務質量提升。部署開展型式試驗、無損檢測等工作質量專項抽查。各地要督促當地檢驗機構優化報檢流程,改善檢驗服務,提升檢驗服務質量。
4. 促進區域特種設備質量提升。鼓勵各省在鍋爐、電梯、起重機械和大型游樂設施等典型產業聚集區加大相關政策支持力度,構建質量提升長效機制。
5. 促進節能環保質量提升。繼續開展燃煤鍋爐節能減排攻堅戰,聯合有關部門發布《高效節能鍋爐推廣目錄》。加快完善相關法規標準,按照部門職責分工,依法落實國家相關重要政策,促進鍋爐節能環保質量水平提升。
(二)強化特種設備風險防控,落實企業主體責任。
1. 構建雙預防長效工作機制。研究梳理影響特種設備安全的關鍵因素,提出預防和減少事故的方法措施,推動制定特種設備安全風險分級和隱患排查治理指導性文件。各地要以落實企業安全主體責任為目標,督促企業開展特種設備安全風險辨識、評估、防控和隱患排查治理。
2. 開展針對性隱患排查和專項整治。鞏固近年來電梯會戰攻堅和特種設備隱患排查治理工作成果,根據近年來特種設備排查整治案例和事故原因分析,對電梯層門、制動器和自動扶梯附加制動器等電梯部件風險,鍋爐范圍內管道等承壓部件風險以及“煤改氣”等鍋爐改造風險,儲運危險化學品的相關特種設備風險,客運索道和大型游樂設施風險等,督促企業加大風險排查和隱患整治力度。
3. 加強應急體系建設。組織開展電梯與壓力容器典型事故案例分析,通過事故從源頭防控設備風險。繼續多種模式全面推進“96333”電梯應急處置平臺建設,進一步提升平臺建設覆蓋范圍,加強數據匯集分析。
4. 開展重大活動安全保障。進一步完善重大活動安全保障長效機制,認真做好上合組織峰會等重大活動、重要會議特種設備安全保障?;I備部署2022年北京冬奧會有關客運索道等特種設備建設推進和安全保障工作。
(三)落實頂層設計方案,推進安全監管改革創新。
1. 深化行政許可改革。制定《特種設備行政許可目錄》,進一步精簡行政許可子項目,優化行政許可程序。推動落實鑒定評審和人員考試財政經費保障,加強對鑒定評審工作監督和抽查。強化持證單位監督抽查。
2. 推進檢驗工作改革。修訂特種設備檢驗機構和無損檢測機構核準規則,啟動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管理規范制定,引領推動檢驗檢測機構整合。合理劃分電梯檢驗和檢測工作的內容,優化電梯定期檢驗工作項目、周期。在電站鍋爐、大型起重機械、石化成套裝置特種設備等領域推行由使用單位自主選擇檢驗機構開展定期檢驗工作。
3. 推進電梯監管綜合改革。推廣電梯“保險+服務”試點。推動維保模式轉變,試點推進按需維保、“物聯網+維?!钡刃履J?。探索建立電梯維保、檢驗和事故等信息公示機制,倒逼制造和維保單位落實安全主體責任。
(四)理清責任邊界,強化監管基礎建設。
1. 健全特種設備責任體系。推動落實地方黨委政府的領導責任、屬地管理責任和相關部門的行業監管責任。制定特種設備局權力和責任清單,各地要結合本地工作實際,制定完善地方權力和責任清單。進一步厘清監管職責,制定“失職追責,盡職免責”的指導意見。
2. 優化法規標準。全面貫徹落實《特種設備安全法》,推動修訂《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加快《電梯安全條例》起草工作。啟動《特種設備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規定》等規章修訂工作。積極推進氣瓶、移動式壓力容器和電梯等綜合性大規范建設,開展安全技術規范后評估試點。全面開展政策性文件清理,發布有效政策性文件目錄。以壓力容器、電梯為試點,研究建立法規標準協調機制。
3. 加強信息化建設。統一信息化建設數據標準要求,充實完善全國特種設備信息公示服務平臺。繼續推進電梯、氣瓶、移動式壓力容器質量安全追溯系統建設。在完成全國特種設備從業人員數據庫與公示平臺建設的基礎上,各省要積極整合省內特種設備單位數據庫和設備數據庫,適時與全國特種設備信息數據庫實現互聯互通。
4. 完善科技支撐體系。引導技術機構和科研院所、企業等加強特種設備領域研發、技改,加大科研資金和人員投入。鼓勵全國特種設備科技協作平臺成員單位在科研方面實現資源共享與協同攻關,利用各自優勢廣泛開展合作,提升綜合科研能力。
5. 提升基層監管能力。加快組織編寫特種設備安全監察培訓系列教材、題庫及視頻教學培訓材料。積極開展對地市局長、基層安全監察骨干培訓工作。各地要有針對性地開展市、縣安全監察人員培訓,注重培訓實效,提升專業水平,推動安全監察工作進一步規范化、標準化。
(五)落實全面從嚴治黨,加強隊伍作風建設。
1. 發揮黨建統領作用。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認真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全面推進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以黨建統領工作全局。
2. 強化隊伍作風建設。繼續弘揚“四特”精神,按照抓業務抓隊伍“兩手抓”、管行業管行風“一崗雙責”的要求,堅定不移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深化廉政風險防控。